追债起诉书应当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,每部分的内容都需要清晰、具体、准确,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无关的描述。
标题
起诉书的标题需要简洁明确,通常可以写为“民事起诉状”或“追债起诉书”,并在后面注明案件类别,如“合同纠纷”或“借款纠纷”。
原告信息
原告即债权人,起诉书中应当详细列出原告的基本信息,包括姓名(或单位名称)、住所、联系方式等。若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,需提供其法定代表人及联系方式。
被告信息
被告即债务人,起诉书中应当详细列出被告的基本信息,包括姓名(或单位名称)、住所、联系方式等。如果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,需提供其法定代表人及联系方式。
诉讼请求
诉讼请求是原告提出的具体要求。通常包括要求被告支付欠款本息、赔偿因未履约产生的损失等。诉讼请求应当具体明确,最好列出数额及计算方式。
事实和理由
这是起诉书的核心部分,详细叙述案件的事实背景、债务产生的原因、债务人未履行债务的具体情况及原告的诉讼理由。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,如借款合同、转账记录、聊天记录等。
证据清单
起诉书中应附上相关证据的清单,证明债务事实的发生以及债务人的违约行为。证据应当真实、合法,并能够支持诉讼请求。
法院管辖
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的相关规定,债务纠纷的案件应当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如果有特别约定的,也可依据约定选择法院管辖。
结尾及签名
起诉书最后应当由原告签名或盖章,并注明提交日期。
起诉书内容不明确
有些债权人由于不熟悉法律程序,可能会在起诉书中遗漏重要信息,导致法院无法准确理解案情。为避免这种情况,建议债权人在起草追债起诉书时,尽量简明扼要地写出具体情况,并附上相关证据。
证据不充分或不合法
如果债权人无法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据,法院可能会驳回诉讼请求。因此,在提起诉讼之前,务必确保所有证据都符合法律规定,且能够有效证明债务的存在和债务人未履行义务的事实。
管辖法院选择不当
债务纠纷案件应当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。如果选择错误,法院可能会不受理或要求转交其他法院审理。因此,在选择管辖法院时,需要确认相关的法律规定,确保法院的管辖权。
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追债起诉书范文模板,债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:
民事起诉状
原告:张三,男,1985年1月1日出生,住址:北京市朝阳区xx街道xx号,联系电话:138xxxxxxx。
被告:李四,男,1982年5月5日出生,住址:北京市海淀区xx街道xx号,联系电话:139xxxxxxx。
案由:借款合同纠纷
诉讼请求:
事实和理由:
原告与被告于2021年12月1日签订借款合同,约定原告借款人民币10万元给被告,借款期限为一年,利率为6%。根据合同约定,被告应于2022年12月1日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。然而,被告未按期还款,并未向原告提供任何还款计划或支付欠款的理由。原告多次催促被告偿还借款,但被告始终未履行偿还义务。
为此,原告不得不依法提起诉讼,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偿还欠款及相关利息,并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。
证据清单:
此致
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
原告:张三
2025年1月22日
追债起诉书是解决债务纠纷、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。撰写一份清晰、准确、具有法律效力的起诉书是追讨债务成功的第一步。在准备追债起诉书时,债权人应当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证据的充分性,以增加诉讼的成功概率。